
品位澳洲电影,感受精彩人生
岳鑫鑫报道
作为2011年辽宁师范大学澳大利亚文化节一部分的第二届辽宁师范大学澳大利亚电影周于10月31日到11月4日如期举行。参加本次电影周的有来自海内外的众多学者,也有来自各个学院的近千名学生以及许多老师。本届电影周一方面致力于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让更多的学生了解澳洲文化;另一方面又起到休闲娱乐,调节校园生活的作用。
本届电影周有三个突出的亮点:
(一)映前预测:冷慧教授和中心的其他成员在放映每部电影之前,用精美的幻灯片制作电影情节画面,并针对电影情节提出问题,启发同学思考。
(二)映后讨论:每每电影播放结束后,冷慧教授和来自澳大利亚的志愿者Ron Lambert先生与学生们讨论有关影片的情节、背景,解答同学提出的问题。
(三)电影艺术鉴赏:本次电影周特别邀请到辽宁师范大学电影协会主席李思达同学从电影制作的角度对影片的画面、配乐、肢体语言、服装、艺术表达手段等方面对影片进行讲解和评论。这使同学们对每部电影的内涵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与认识。
本次电影周放映的五部优秀澳大利亚影片是:
1.《艾米的世界》
2.《鳄鱼邓迪》
3.《漫漫回家路》
4.《加利波利》
5.《澳洲乱世情》
《艾米的世界》反映了澳大利亚邻里间那份质朴的情感,用歌声和关爱为失去语言能力的小女孩找回真实的世界。
《鳄鱼邓迪》根据一位名叫罗德尼·安塞尔的澳大利亚人亲身经历改编。影片展示出澳大利亚南半球迷人的风光,罕见的动植物,原住民古老而神秘的文化和鳄鱼邓迪的机智和幽默。
《漫漫回家路》揭露了“白澳政策”令人发指的罪行,更彰显澳大利亚原住民中“被偷走的一代”对亲情执着向往和追求的心路历程。
《加利波利》讲述澳大利亚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那至今令人心痛的历史,同时也展示了战火中的兄弟般友情。
《澳洲乱世情》如史诗般宏伟壮阔,跨越时空,把观众带到澳大利亚广袤的土地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硝烟中。本片不仅有好莱坞大片的动人情节,更有对澳大利亚原住民文化的深刻挖掘。所谓的乡愁也许仅仅是指离开故国而不能或者暂且不能返回,那么故土被剥夺,语言、文化被摧毁,自己的国家被彻底的改变成别人的国家,这样的乡愁又有谁能够承担呢?然而,就是这样,那个土著长老King George,最后依然对白人说:Welcome to my country, welcome to our country.这是怎么样一种宽容,又是如何深入骨髓的悲痛?所有的这一切,我们都可以在《澳洲乱世情》中深深体会到。
此次电影周非常成功,特别感谢中国人民大学澳大利亚研究中心的鼎力相助http://asc.ruc.edu.cn/。中国人民大学澳大利亚研究中心主任张勇先教授及时为我们中心寄来了需要的影片。
通过此次活动,我校师生对澳洲的文化、历史、人文、社会、艺术等都有了深刻的了解。电影艺术能够提升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和道德素质,丰富其校园生活,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校园文化建设产生了重要影响生活。